山东省书法家协会(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)
协会首页 协会简介 历任领导 新闻资讯 协会动态 美术展厅 美术理论 艺术研讨 展览信息 协会大事记 联系我们

        两宋书学的理学精神

          董其昌说:“晋人书取韵,唐人书取法,宋人书取意,或曰:意不胜于法乎?宋人自以其意为书耳,非古人之意也。”1“宋人书取意”,而“自以其意为书”,后世或唱和为宋人尚意,那么,董其昌“宋人书取意”命题的审美依据究竟是什么,究竟什么是宋人的“意”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读董其昌书论,对其所说的宋人自家之“意”不知所指。见宋人书论中苏轼《跋君谟飞白》曰:“物一理也,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。分科而医,医之衰也;占色而画,画之陋也。”2又见黄庭坚论苏轼书曰:“斯人深入理窟”。3读至此似有所悟。宋人诗学“理过其辞”,画学“写物必究其理”,宋书之“意”通于“理”乎?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理学作为宋代思想的主流形态,是宋代艺术的主流文化背景和审美基础。探讨宋代书学与理学的联系是个绕有兴味的课题,但要探讨两者的关系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。书学中虽然蕴含着一定的哲学观念,但要判断何种观念在起作用,更显朔迷离。对宋代书学与理学关系的探索,客观理性的治学态度尤其重要,既不夸大哲学对书学的作用,也不能忽视一个时期主流哲学形态对书学审美的渗透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中国的理学——新儒学,习惯上称宋明理学。理学建立于宋代,经历了元、明两代而发展起来。然而,新儒学运动的发端,自唐代中期已经开始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汉唐以降,佛老之学盛行,尤其是佛教在隋唐的鼎盛,代表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趋向的儒家学说受到冲击,以韩愈为代表的新儒家,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整合界定,将尧、舜、禹、周、孔、孟“六君子”的学说归之为中华民族正统的思想体系——“道统”。宋明新儒家在继承“道统”的同时融合佛、道两家的心性功夫体验,发展成为庞大完整的理学思想系统。饶思光将理学分为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是北宋道学,以张载为代表,核心问题是以“天”为中心的宇宙论;第二阶段是北宋后期到南宋的理学,以二程、朱熹为代表,是以“性”为核心的道德理性的形而上学;第三阶段是南宋后期到明代的心学,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,是以“心”为核心的主体性强化。那么,广义的理学是指宋明时期道学、理学和心学这一新儒学体系的综合,也是宋明时期思想的主流形态。从地域分野又分为廉(周敦颐)、洛(程颢、程颐兄弟)、关(张载)、闽(朱熹)四大学术系统。同时,宋明理学又有理论和实践的不同派别,但他们的性质是共同的,共同承担了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:为发端于先秦的古典儒学提供了宇宙论与本体论的证明;以实现儒家圣人精神境界为理想人格和终极目的;论证了儒家道德原理的内在基础;以“存天理,去人欲”的道德实践为基础,为了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,根据《四书》提出了各种“为学(心性)功夫”即具体的修养方法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与唐代以前的儒学不同的是,《四书》是理学价值系统与功夫系统的重要依据。理学讨论的问题是理气、心性、格物、致知、主敬、涵养、已发未发、道心人心、天理人欲、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等。这些问题大体上与《四书》有关,有的来源于《尚书》和《礼记》。对宋明理学的评价,国内外学界有一共识:即是它具有“近代化”文化现象,这一文化转向将中国文化推向了“合理精神”时代。“10世纪到11世纪后半叶,北宋鼎盛时期是近代型高速经济增长与合理精神充溢的‘东洋文艺复兴’甚至超越它的‘亚近代’”。4宋明理学作为古典儒家的复兴,适应了社会的合理化进程,它将抽象的“天理”与“心性”内涵合二为一,建立了系统的价值理性体系,这不由使人联想起康德的话: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,在我心中不断地引起景仰和敬畏。宋明理学家们证明的天理与心性的统一问题,正是700年后18世纪的康德毕生研究的核心课题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然而,宋明理学这一中华民族的“合理精神”体系,在现当代缺少客观理性的认知。“从‘五四’洋溢着浪漫激情的伦理革命到文革充满荒诞与严峻的政治批判,戴震的所谓的‘以理杀人’成了知识阶层与社会公众用以鄙弃宋明理学的口头禅。”“如果我们不了解宋明理学‘存天理,去人欲’的本来意义何所指,更对康德为代表的强调理性主义的义务伦理学一无所知,文化的启蒙与批判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宣传的意义上,而经不起任何理论的历史的检验,更无法提升到高水平的人文反思了”。5
           
          从文化视角分析,理学几乎成为宋代文人的精神现象学,宋代诗学和画学都很大程度上受到理学的影响,在诗学中,程颢的“道通天地有形外,思入风云变态中。”周敦颐的“物皆有理我何者,天不能言人代之。”《濓洛风雅》所收的理学家诗皆属此类,这类诗被后人概括为“理障”。在画学中,画论家的审美基础则是“观物必造其质,写物必究其理”,6如苏子由题画诗所说:“吾观天地间,万事同一理”。7这一现象被视为宋代画学中的“理趣”。8现代西方一些中国画学研究者如何惠鉴、方闻,已经较普遍地意识到新儒学对画学的影响。大量文献表明,新儒学对书学同样产生了较深的影响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两宋时期,集理学与书学于一身而名世的学者有张载、程颢、欧阳修、苏轼、黄庭坚、朱熹、陆九渊等等。其中黄庭坚是北宋五子之首、理学先驱周敦颐的弟子,黄庭坚尊崇其老师周敦颐曰“胸怀洒落,如光风霁月”。在庞大理学体系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书学,理学精神自然地成为其自身的审美基础,因此,寓理于书是为宋代书学的一大特点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一、理一分殊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“理一分殊”是程颐在回答杨时关于《西铭》的疑问时提出来的,朱熹继承的程颐的思想,朱熹说: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天地之间,理一而已。然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,二气交感,化生万物,则其大小之分,亲殊之等,至于十百千而不能齐也。……盖以乾为父,以坤为母,有生之类无物不然,所谓理一也。而人物之生,血脉之属,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,则其分亦安得而不殊哉。9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合万物而言之,为一太极而一也。自其本而之末,则一理之实万物分之以为体,故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。10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本只是一太极,而万物各有禀受,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。如月在天,只一而已,及散在江湖,则随之而见,不可谓月自分也。11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盖合而言之,万物统体一太极也;分而言之,一物各具一太极也。12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朱熹把万物作为一个总体来看,这个总体就是一个太极,是宇宙中的本体与本性,这个太极是一,万物中的每一个事物都禀受宇宙这个太极(理)作为自己的性理。这种关系叫做统体一太极,物物一太极。万物统体一太极是“理一”,每一物各具有自己的一太极是“分殊”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所以,每个事物所包含的太极与本体的统体太极是完全相同的,这便是“理一分殊”。如程颐所说:“天下之一理也,涂虽殊而其归则同。”13
           
          “理一分殊”的哲学观念在宋代书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。有人问张载: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书莫只是字法否?”张载答曰:此类有数法,如‘日’、‘月’字,是象形也;‘江’‘河’字,是谐其声也;‘考’‘老’字是假其类也;如此数法,若理会得,则天下之字皆可通矣”。14张载说的“数法”所指,应该是许慎说的“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”,书不离万物,与万物浑然同体,“天下之字皆可通”,即通万物之理。有人问程颢,张旭观担夫与公主争道及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笔法,是否是因为心中日常不忘与思念而有感而发,程颢答曰:“然,需是思,方有感悟处;若不思,怎生的如此?然可惜张旭留心于书,若移此心于道,何所不至?” 此论寓理于书,张旭若用心与道,则能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,通乎天地人三才之理,何止乎书之道哉。15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   宋室后裔,并由宋入元的赵孟兆页 说:“古来名刻世可数 ,余者未精心不降。欲使清风传万古,须如明月印千江”。“月印万川,处处皆圆”的思想来源于华严宗和禅宗,理学家们以比喻月是宇宙本体的太极,而印在万川之中的月是万物个体禀受的太极,欲使书作流传千古,需体悟统体一太极的终极境界,通“理一分殊”之理,则放之四海而皆准,如月印万川,处处皆圆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苏轼所谓“苟能通其意,常谓不学可”,与陆九渊“先立于其大者”,朱熹“一旦豁然贯通”即思出一辙。有人问朱熹:“苍颉做字亦非细人?”朱子曰:“此亦非自撰出,自是理如此。如‘心’、 ‘性’等字,未有时如何撰得?只是有此理自流出。”16“理者,形而上之道也”17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二、主敬涵养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程颢说:“某写字时甚敬,非是要字好,只此是学。”18程颢“敬”字是理学家的“心性功夫”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周敦颐说:“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,立人极焉。”19人是宇宙间最灵秀之气构成,自然地具有知觉和思维能力,由此也有了善与恶,无欲则静,圣人以主静的方式,对“中正仁义”进行涵养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《周易·系辞》曰:“易无思也,无为也。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”20周敦颐解释道:“无思,本也;思通,用也”。也就是说,“寂然不动”是本,“感而遂通”是用,“寂然不动”是圣人的“中正仁义”之心,通过“主静”来实现这一圣人境界,每用于事时遂“发而皆中节”,即不偏不倚,恰到好处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针对周敦颐的“主静”说,作为弟子的程颢和程颐有了更严密的认知,他们认为“静”往往被误解为是“空”的状态,易与佛教的“空”字混淆,进而提出“敬则自静”的命题。他们解释,《中庸》“息怒哀乐未发,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;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”。21这段话中的“喜怒哀乐未发”之心是圣人之心,即人心的一种敬畏状态,不是空静状态(两宋之际理学道南学派创始人杨时以为“未发”指性,“已发”指心,此当另论)。因此,二程提出了“持敬”论。朱熹作为二程的四传弟子(二程→杨时→罗从颜→李桐→朱熹),又进一步发展完善为“主敬涵养”说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“主敬涵养”旨在涵养本心,使之免受“人欲”侵蚀,本心既立,“感而遂通”,“同声相应、同气相求。云从龙,风从虎”,22无不“中节”。由此可领会程颢所说“写字时甚敬”的理学“功夫”内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宋陈思曰:“夫书,先默坐静思,随意所适,言不出口,气不盈息,沉密神采,如对至尊,则无不善矣。”23这种书法创作的心性体验是宋代书家中较为普遍的心态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朱熹说:“康节(邵雍赐号)先生自言大笔快意,而其书迹谨严如此,岂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者邪!”以敬畏之心作书,自由而合乎法度,这是邵雍涵养未发的功夫。朱熹在跋东坡书中曰:“然刚之所以近仁,为其不诎于欲,而能有以全其本心之德。”24将“本心”引入书学,赋予书学以道德理性内涵。有人问朱熹:“明道(程颢)先生云,某写字时甚敬,非是要字好,只此是学,意谓此正在勿忘勿助之间也。今作字匆匆则不复成字,是忘也;或作意令好,则愈不能好,是助也。以此知持敬者正勿忘勿助之间也。”朱熹答曰:“若此说,则只是要字好矣,非明道先生之意也。”25写字时用“敬”并非只是“要字好”,“书之气,必达乎道,通混元之理。”26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  

           三、性立天下之大本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   

          李日华谓苏轼书尽得其“性”:“凡状物者,得其形,不若得其势;得其势,不若得其韵;得其韵,不若得其性。”27性立天下之大本,是二程二传弟子,南宋理学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宏的命题,他说:“形而上者谓之性,形而下者谓之物。性有大体,人尽之矣。一人之性,万物备之矣。”“性,天下之大本也。”“性也者,天地只所以立也。”28胡宏的“性本论”本质上与稍后朱熹的“理本论”是一致的,传统儒学只注重人性与物性,未能从宇宙普遍性的高度来了解“性”。胡宏认为,只有认识到“性”同时是天地的根据与本性,才能认识人性的意义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李日华将理学的“性本论”引入对宋代书家的评论,并对书之“性”作了进一步解释:“性者物自然之天,照极而自呈,不容措意者也。”他主张,学书须体认“山川灵奇,透入性地,一时洒落,何患不臻妙境?”元代延续了宋代理学思想,韩性曰“盖书者,聚一成形;形质既具,其性见焉;异者则体,同者其理也。能尽其理,可以为则也……亦尽其理,不能不工耳。”29性与理的概念广泛的运用于书学审美。宋《宣和书谱》中有言:“盖以谓有规矩绳墨者,其习也,至于超诣绝尘处,则非性不可;二者相有以相成,相无以相废,至此然后可以论书欤!”这里提出了“习”与“性”的关系,“习”是为学功夫既涵养,“性”是本体。无习的工夫,其性不得而见;未知其性,功夫则没有方向和意义。杨雄则说“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;声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”30那么,君子小人之别,应是道心人心之别,亦是“德性所知”和“见闻之知”的区别,这是书家寄予书学的道德理性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四、心既是理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十四岁时读先秦《尸子》,读到四方上下曰宇,古往今来曰宙的无限时空定义时,忽然悟到“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便是宇宙。”有人问他的“本心”之学何所受,他说是少时读《孟子》自家所得。陆九渊有个弟子杨简时任富阳县主薄,陆过富阳,杨简提问:“如何是本心?”陆回答孟子讲的四瑞是本心,杨简说自幼时就知道四端是本心,究竟什么是本心?此时正值有一桩卖扇子的纠纷案告到县衙,杨简随即当庭断是非,陆九渊即说,你刚才断其讼,是者知其为是,非者知其为非,这就是你的本心,杨简闻此大悟。从孟子到陆九渊,本心指先验的道德意识,“理”不在事物,而在自己心中。道德理性的标准尺度,要向内心去找,这便是圣人之心或本心。这个说法强调道德意识是每个人的本来状态,它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人身上,是永恒普遍的,所以“心即是理”成了陆九渊的核心思想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   宋书学大家陈师道说:“善书不择纸笔,妙在心手,不在物也。古之至人耳目更用者,惟心而已。”31善书者在心不在物,这一强调心的主体性的结论,与陆九渊的心本论命题同出一理,书学的审美判断尺度也同样不在物上,不在某某法帖,而在于自己的“本心”即内心世界的纯粹审美判断,既是通往每个人心灵世界的审美共性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黄山谷论苏轼墨迹时说:“夫惟天才逸群,心法无轨,笔与心机释冰成水,立之南荣视其胸中无畦畛八窗玲珑者也,吾闻斯人深入理窟。”32
           
          黄山谷在融合佛学与书学的同时,寓理于书,书理一如,以书载道,“心法”与“理窟”浑然同体。陆九渊说:“人皆有是心,心皆具是理,心即理也。”此心与理,与孟子的“大其心,则能体天下之物,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”,与《尚书·大禹谟》的“道心”、陆九渊的宇宙之心和二程的“天理”体验;与苏格拉底证明的至善理念、康德论证的纯粹审美判断是相通的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宋代书家在理学“合理精神”文化的涵养下,走出知识理性范畴,进入道德理性的“理窟”,使其成为为先验本体的道德形而上学体验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此所谓宋人之“意”在乎“理”也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005年6月30日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.《容台别集》卷二《书品》,引自黄惇《董其昌书法论注》,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,第56页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.《苏轼文集》卷六九《跋君谟飞白》,引自敏泽《中国美学思想史》,齐鲁书社1989年版,卷二,第432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3.《豫章先生文集》卷一,《东坡先生墨戏赋》,引自李福顺《苏轼书画史料》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,第181页。 

          4.堺屋太一《知识价值革命》,三联书社1987年版,第151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5.陈来《宋明理学》(第二版)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,《引言·宋明理学的证明》,第1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6.朱良志《扁舟一叶》,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,第73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7.《王维吴道子画》,《定城集》卷二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8.引自朱良志《扁舟一叶》,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,第73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9.《西铭解义》,引自《张子全书》卷一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0.《通书解》,引自《周敦颐集》,第31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1.《朱子语类》卷九十四,第2409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2.《太极图说解》,引自《周敦颐集》,第4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3.《宋元学案》卷三十九《豫章学案》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4.《性理会通·字学》,一节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5.同上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6.同上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7.《答黄道夫》,《朱文公文集》卷五十八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8.《性理会通·字学》一节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9.《太极图说》,《周敦颐集》,第5、6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0.朱熹《周易本义》卷三,第六一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1.《中庸》,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,中华书局1983年版,第一八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2.朱熹《周易本义》卷一,《乾卦·文言》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3.陈思《书苑菁华》卷一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4.《晦庵题跋》卷二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5.《性理会通·字学》一节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6.佚名《记白云先生书诀》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7.《竹嫩画媵》,引自李福顺《苏轼书画史料》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,第286页。 

          28.《知言疑义》,《胡宏集》,第333页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9.韩性《书则》。韩性(1266-1341),元学者,书家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30.杨雄《法言》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31.陈师道《后山谈丛》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32.《豫章先生文集》卷一,黄庭坚《东坡先生墨戏赋》,引自李福顺《苏轼书画史料》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,第181页。
      协会公告
      淄博市书协举办书法观摩点评活动
      博山区书协孙长业、马强报道:3月24日(农历三月初三),淄博市书协在博山区举办书法观摩点评活动,为准备参加“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”的作品进行了点评。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...详细>>
      庆祝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临沂市女书画家优秀作品展开展
       为庆祝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,由市文联、市妇联、市书法家协会、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临沂市女书画家优秀作品展于3月6日举行,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林国华,副市长赵爱华,市政协副主席王晓嫚、李...详细>>
      协会动态
      ·书法家滕西奇教授汉碑著作研讨会在济南举行
      ·清华美院顾亚龙书法艺术工作室高研班第二次集体授课在...
      ·山东部分书法家应邀赴北京泰山饭店进行采风创作活动
      ·山东书协顾亚龙主席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:书法家进...
      ·山东广电书画艺术研究院成立
      ·张剑萍先生从艺75周年书法展暨曹州书画院书画作品展...
      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顾亚龙书法工作室首届高级研修班在北...
      ·顾亚龙主席一行应邀赴香港举行书法展览
      ·山东书协荣膺2011年中国书协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
      ·省书协2012年新春茶话会在济南隆重举行
      美术展厅
      刘从明作品
      王瑞作品
      陈锋作品
      倪和军作品
      • 电话: 0531-82069989 邮箱: sdssfjxh@126.com QQ : 11935679
      • 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马鞍山路58号大院9号楼山东省书法家协会
      Processed in 0.351(s)   22 queries
      update:
      memory 8.802(mb)